从857万到3亿只:清远鸡电销梦想能否成真?

2019-07-27来源:lgj围观:166次

    去年“双十一”,清农电商一战成名:一夜之间卖出去857万只鸡,为农业电商书写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,也为当事人信心爆棚。清农电商创始人准备在未来两三年里,将857万的数据改写为3亿。
 
    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?清远一名农业局干部透露,当前清远一年生产的清远鸡,大概在5000万只。那就是说,他们的梦想是两三年后要把销量做大到现有清远鸡总额的6倍!
 
    3亿元只清远鸡!大哥,这是在放卫星么?!
 
    春节前后,他们还遭遇过供货紧张的局面——这群电商人才,扛着电商的大旗高歌猛进,战果累累,回头一看,货源跟不上了!这好比一支孤军深入的军队,亢奋前进,粮草却跟不上了……
 
    那为什么还提857万到3亿的目标?当事人满满信心的背后,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故事。在这个农业电商的春天即将来临的时代里,清远鸡的故事或许可以为更多准备涉足这一领域的创业者、政府部门,带来一些启发。
 
    857万只鸡,一天内一售而空。这是鸡农们想都不敢想的场景,却在去年“双十一”时,真实地发生在清远市。
 
    2014年9月,刚刚上市的阿里巴巴,雄心勃勃地推出了农村“千县万村”电商战略,清远鸡就是其中的一个力推项目。回想起当时订单大爆发的忙碌情景,工作人员称:“一个晚上打坏了六台快递打单机,忙不过来,下单下到手都麻了”。
 
    尝到甜头的清远市趁热打铁,在去年12月17日,和阿里巴巴签订全面合作的协议,以打造中国农业电商的第一市。
 
    但概念火爆的“农业电商”,并非是一个唾手可得的香馍馍。清远鸡销售奇迹背后,就是一个充满启迪意味的故事。
   意外的“供货之困”
 
    成立于去年9月17号的清农电商,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指定一名集团高层亲自跟进,以及该集团绿色通道的支持下,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,就成功地在将近千万只清远鸡搬上了电商平台。
 
    突然爆发的订单,让清农电商近百名客服忙不过来,他们不得不请其他公司的员工过来帮忙,甚至将附近学校的大学生也请过来充当临时人手。
 
    “一天就卖这么多鸡,那一阵我们激动得每天睡不着觉。”清农电商董事长姚远平说。接单、包装、发送……一环紧扣一环,虽然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,但大家都很兴奋。这样发展下去,每个员工都有着美好的未来。
 
    但后来的发展,并非预想中那么顺利。
 
    清农电商的管理层发现,订单接下来后,到了今年二、三月份,意外地遇到了供货跟不上的问题。“至今还有70%未供货”,“生意来了鸡没影,眼看美梦难成真”,“是谁剪短了他们的供应链?”……这样的报道和质疑,出现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上。
 
    “当时确实遇到了供货跟不上的问题,但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夸张,供应链并没有断裂。”清农电商创始人、副总裁陈百方对记者解释,这857万只鸡,90%以上都是销给餐馆。他们下的订单,并非马上就要货,而是按月份安排发货时间。“现在还有大部分的货没发出去,主要是未来会定期发货的单。”
 
    但陈百方承认,当时确实存在供货不足的问题。
 
    供货紧缺之下,此前的订单出现了退货。从一开始一两个退订,到后来四五十个退订,这让管理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随后清农电商专门请客户到清远了解清远鸡的生产流程和周期,他们的困难得到了理解。但接下来的订单还是要在9月份之前发完。
 
    为何会出现供货紧缺的问题?在他们看来,一方面跟春节前后鸡肉消费量暴增有关;另一方面,5000多家经营清远鸡的农村电商雨后春笋般地涌现,加上原有的线下销售,竞争加剧,鸡农提价……带来了显著的分流效应。
 
    而无论哪种因素,其本质在于供应链短板被忽视了。
   “补链”保障3亿销量目标
 
    两年前,因为一场禽流感,让无数清远鸡农损失惨重,甚至血本无归。“当时就想着鸡农最担心的是养了鸡能不能卖出去,我们觉得只要市场解决了,供应就肯定能跟上来。”陈百方说,正因如此,清农电商成立之初,管理团队就没考虑过供应链的问题。
 
    这群电商人才以为清远有那么多人养鸡,只要将平台搭建起来后,就不愁没鸡卖。他们低估了农业市场的经营风险。“我们不懂农业,以为市场做好了,一切就好了,但农业电商不是这样,供应端更重要。”陈白方感慨地说。
 
    供应链的把控,正是农业电商的一个命门。“生鲜产品的电商,必须要有自己的渠道,否则就会让人牵着走。”姚远平说。
 
    今年2月开始,清农电商决定打造完整的供应链。他们采取公司+农户或合作社的方式,由公司将养殖了30天的鸡苗提供给农户养殖100天左右,再以一个保底价从农户手中收购,并继续采取中草药草本调理的模式集中调养一个月左右,便可出栏出售。
 
    如今清农电商已经跟300多个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,3个月后,每月出栏量就可以达到480万只。
 
    当地的养殖户邹春护,就跟清农电商合作,在他位于清城区龙塘镇银盏村一大片山坡的养殖场里,放养了近万只鸡。
 
    邹春护告诉记者,由于当地养殖户都曾经饱受禽流感的打击,都不敢自己养鸡。但现在因为保底价收购,养鸡的意愿和热情又回来了。
 
    对清农电商而言,最大的好处则是保障了供应端。
 
    “前端的销售规模,取决于后端的供应量,鸡苗的供应是最关键的。”基于这样的考虑,清农电商专门跟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培育鸡苗。在陈百方看来,只要鸡苗的数量达到了,供应链建立起来了,要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3亿只的销售量,完全没问题。
 
    通向美好未来的“三道坎”
 
    解决了供应链问题,也并非意味着未来的前景就一帆风顺。
 
    “做农村电商,最核心的问题要解决几个问题,首先便是人才。”陈百方说。在很多人眼里,清农电商就是清远的一家农村电商,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大部分的运营团队并不在清远,而是在深圳。
 
    一开始,清农电商在清远、深圳、北京等都设立了运营团队,但让管理层意想不到的是,清远的团队驻扎没多久,很多人员便流向深圳。其中一个视觉设计师,在清远待了一天就跑到深圳去了。即使这边工资比深圳还高10%,超过万元的月工资,他还是选择去深圳。
 
    “像视觉设计师这样的人才,可是我们的宝贝,他不愿意留在这,我们只能把他的岗位也搬到深圳去。”陈百方无奈地说,主要是粤东西北地区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珠三角地区。
 
    如今农村电商风起云涌,既懂电商运营又懂农业的人才显得越发紧缺。为留住人才,清农电专门拿出30%的股权,分给团队持股。
 
    农村电商的第二大难题,便是资金。链条铺得越长,资金需求就越大。
 
    因为供应链的打造、业务的延伸,资金投入也远远超过了清农电商创始团队的想象。去年清农电商成立时,原始资本是1亿元,如今光是一个生鲜产业园的建设,投资就将近10亿元。“做农业电商涉及前端生产、加工,投入很大,比后端的运营要大很多。”他说。
 
    强大的资金需求,意味着必须要有顺畅的融资渠道。近日,在清远市政府的帮助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指导下,清农电商跟银联进行战略合作,以期打通供应链金融——由银行给予授信,货供给客户后,回款直接还给银行,由此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。
 
    清农电商因其示范性和政府背景,相对来说更容易得到支持。但更多从事农业电商的创业者,他们对资金的渴望,并不亚于清农电商。如何让更多的电商创业者获得资金支持,显然需要政府通盘的考虑。
 
    此外,物流层面还是制约电商的一个关键。“目前农业电商还没真正做大,未来如果出现爆发式发展,物流就可能跟不上。”陈百方建议,这需要加大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,让物流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、利用,降低物流成本,从而为农业电商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 
    “电商化经营,一定是未来农业市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,也是清远乃至粤东西北农业转型升级的落脚点。”有针对性地破解这几道坎,才能让农业电商的春天尽快到来。